中国人民银行最新调查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居民买房意愿和房地产企业贷款市场需求均有所上升,这进一步显示房地产市场可能会二次探底。
央行对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的调查显示,对下季房价,15.9%的居民预期“上涨”,占到比较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16.5%的居民预期“下降”,占比较此前上升2.1个百分点;表示”基本恒定“或”看不许“的居民占比67.6%,较上季下降0.5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当被问到未来三个月准备减少支出的项目时,自由选择购房的居民占比仅16.2%,较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
另据央行对银行家的调查,二季度房地产企业贷款需求比上季下降8.4个百分点至47.0%。
调查结果同当前房地产市场情况基本相符。今年一季度,在前期积压需求集中于获释的造就下,房地产市场迎来一波“小阳春”行情。但进入二季度后,购房者置业情绪很快回升,再加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市场再次调头向下。
中国指数研究院指出,当前购房者置业情绪仍受多个因素影响,其中居民收入预期偏弱、房价暴跌预期较强、购房者对期房烂尾的担心等依然是关键,这些因素能否好转以及政策托底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走势。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表示,对于地产的中长期放缓,各界似有共识,尤其在老龄化加快等背景下。但从短期看,目前楼市显著偏离长期平衡,或与前期部分趋严举措没充份调整有关。无论是因城施策,还是增进改善性需求的获释,政策力度似仍很弱于过往。他认为,房地产走弱与地方财政趋紧的关联可能更加显著。不受此影响,各地因城施策的调整频度或将有所减缓。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下,单次调整幅度有可能有限。
此外,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居民、企业家以及银行家对经济感受较上季均有所上升。
其中,居民收入感受指数比上季上升1.0个百分点至49.7%,居民收入信心指数上升1.4个百分点至48.5%,企业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下降3.0个百分点至30.9%,银行家宏观经济热度指数上升2.4个百分点至37.8%。
从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看,偏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4.5%,比上季减少1.2个百分点,创2022年以来新高;偏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0%,比上季增加0.1个百分点;偏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到17.5%,比上季增加1.3个百分点。
从低收入看,本季居民就业感觉指数为37.6%,比上季上升2.3个百分点。其中,11.9%的居民认为“形势较好,低收入更容易”,44.5%的居民指出“一般”,43.7%的居民指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许”。低收入预期指数为48.7%,比上季上升3.6个百分点。